前言
最近在帮同组的兄弟项目做需求,这几天差不多业务代码写完了。
本着搞事情的原则, 简单分析之后, 决定搞一波优化。
先简单看一下优化成果。
先睹为快
优化前:
优化后:
?? 30%
⬆️ ??
前:
后:
效果还是有一点的, 下面就看看具体的步骤。
都做了啥
step1 - 分析瓶颈
第一步当然是先找影影响最大的因素, 这次主要是处理打包和加载的一些问题,所以还是先整体分析一些项目的构成,具体的渲染问题不在此篇范围。
首先, 祭出一个包分析工具: webpack-bundle-analyzer
.
具体的使用方法:
// webpack.config.jsconst BundleAnalyzerPlugin = require('webpack-bundle-analyzer').BundleAnalyzerPlugin;// ...pluginsnew BundleAnalyzerPlugin({ analyzerMode: 'server', generateStatsFile: true, statsOptions: { source: false }})
安装, 然后重启一下server, 然后就可以在http://127.0.0.1:8888/
看到这个分析了。
简单分析一下之后发现几个问题:
- node-modules 都打在了一个包里,体积达到了 4.52M.
- 有的包使用姿势不对, 没有被tree-shaking, 比如那一大坨lodash 和 vue-awesome.
- 有个炒鸡大的css文件
了解上述信息后, 就可以开始逐个击破了。
step2: 对症下药
1. Bundle Split
修改之前:
optimization: { splitChunks: { cacheGroups: { commons: { test: /[\\/]node_modules[\\/]/, name: 'vendors', chunks: 'all' } } } },
修改之后:
optimization: { runtimeChunk: 'single', splitChunks: { chunks: 'all', maxInitialRequests: Infinity, minSize: 0, minChunks: 1, cacheGroups: { commons: { test: /[\\/]node_modules[\\/]/, name(module) { const packageName = module.context.match(/[\\/]node_modules[\\/](.*?)([\\/]|$)/)[1]; return `modules.${packageName.replace('@', '')}`; } } } } },
2: 按需引入
- vue-awesome:
- lodash:
eg:
3:公共资源放CDN
回头去看那个css 文件, 原来是个主题包, 其他项目也在用, 这就好办了, 拿出来放CDN上, 直接饮用就好了, 没必要打在包里。
step3: 模块按需加载
react 有 Loadable
这样的工具, 原理其实都是一样的。
可以在适当的节点异步加载所需的模块, 避免一股脑的打在一起。
比如你可以单独加载某个页面, 比如:
const Hello = () => import('./components/Hello.vue');Vue.component('xxx', Hello);
这样每一个模块就会被单独打包:
与此同时, 你还需要另一个工具去合并这些小包产生的HTTP请求
:
大概就是这些, 当然可能处理的细节还有很多, 这里就不赘述了.
结语
优化是个一步一步逐步深入的过程,有时候也可能需要妥协, 但是每做一步优化, 心情都会是愉悦的, 也是能带来成就感的, 或许还能拯救你的KPI
,哈哈。
希望上面的一些文字能给你带来一些些启发。
才疏学浅,难免会有疏漏,还请指正,谢谢。
推荐阅读: